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的安徽皖南小山村,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那时候农村孩子没啥娱乐,村里流传的金庸、梁羽生、古龙那些武侠小说成了大家的精神食粮。九十年代初,中国青年受这些小说影响挺大,好多人梦想出去见见世面,摆脱农村的穷日子。我高中毕业那年是1992年7月,没考上大学,当时国家征兵号召响亮,虽然义务兵役法规定男青年要服役,但实际多是自愿报名。
武警部队那时候刚从基建工程兵转型没几年,1983年成立人民武装警察,主要负责内部安全和工程建设。新兵训练结束,我分到九支队的一个连队,因为高中文化水平,字写得还行,被选为文书,负责文件记录和日常事务。连队订阅了不少报刊,有官方的《解放军报》、《武警报》,也有流行读物像《读者》、《青年文摘》、《知音》。九十年代笔友文化挺火,这些杂志后页常有征友栏目,读者留名字地址,感兴趣就写信联系。
1993年5月,我翻杂志看到一条征友信息,一位上海高二女生想认识部队战士,互相鼓励。上海是大城市,我农村出身,好奇心上头,就写了封信介绍自己,寄了过去。没想到两个星期后收到回信,她叫王萍,父亲是转业军人,她从小接触部队,对军人有好感。我们就这样成了笔友。通信员负责取信,有时信件管理不严,我后来遇到的事就证明这点。
我们通信几个月,交换照片时出了岔子。我寄出照片,她没回音,后来她的信说她寄的照片也没收到。原来通信员好奇私拆信,把照片弄丢了。他是同年兵,同乡,我问清楚后,他承认了,上级后来因类似事处分了他。部队信件检查那时有漏洞,九十年代初武警加强管理,但问题还存在。她补寄照片,我们继续写信。
展开剩余64%她高三时学习压力大,中国高考竞争激烈,1994年全国考生多,录取率低。她考上海师范大学,那年学校刚和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,新校区扩建,师范专业强,学生需学多门课,还练琴。她录取后寄信告诉我,我那时转到新余汽训队学开车,武警工程部队需要驾驶员,训练六个月。九十年代武警参与国家大工程,三峡大坝1994年正式开工,我们部队派人去湖北宜昌指挥部。
汽训结束后,我分到三峡工地,白天开车运材料,晚上复习军校考试。士兵考军校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,包括文化课和军事科目,那时代士兵报考机会有限,得靠自学。她寄来高三资料,帮我备考。我们通信鼓励彼此,但她大学生活忙,课程45门,每天练琴四五小时。军校录取后,我1994年8月入学,课程严,军事训练多。
通信两年多,我们聊生活,但没深谈感情。她提到大学有男生追,她征求意见,我建议合适就试试。从那没再收到她信,两人就这样断了联系。
回想起来,九十年代是中国变化大的时代,经济改革加速,青年机会多,但城乡差距明显。我从农村兵到军校生,她从高中生到师范大学生,各奔前程。武警在三峡项目中负责警戒和建设,工地条件苦,士兵参与运输和安全。
部队生活教会我纪律,文书工作琐碎,但锻炼人。通信员那事提醒大家,管理松散容易出问题,他被处分是应得的,九十年代征兵多针对农村青年,服役三年或四年,退伍后找工作难,但我考上军校改变了轨迹。
她大学感受竞争大,和我军校压力类似。军校前三个月适应期严格,学习军事理论,进行体能训练。中国军校系统那时在改革,增加专业课。现在看,九十年代武侠小说影响一代人梦想,很多人像我一样进军营实现。
发布于:河南省万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